<listing id="lvpfp"><listing id="lvpfp"><meter id="lvpfp"></meter></listing></listing>

<span id="lvpfp"><nobr id="lvpfp"><progress id="lvpfp"></progress></nobr></span>

故事詞典 精品故事閱讀鑒賞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爭

戰爭故事

希臘獨立戰爭:結束異族400年的軍事占領

分類: 戰爭 故事詞典 編輯 : 故事大全 發布 : 04-03

閱讀 :102

19世紀20年代,希臘人民開展了一場反抗土耳其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這場戰爭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對希臘近400年的軍事封建統治,是希臘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希臘長期處于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廣大人民飽受痛苦和磨難。土耳其封建主殘酷壓迫希臘人民,強迫他們履行各種封建義務,激起廣大希臘人民的強烈反抗。另一方面,奧斯曼帝國統治集團內部昏庸無能,封建軍事專制制度嚴重制約希臘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同時,土耳其境內暴動、反叛活動此起彼伏,這一切都給希臘獨立戰爭創造了良好的時機。

戰爭第一階段(1821年3月―1822年1月),希臘全民奮起,其中農民和新興民族資產階級是革命的主要力量。1821年3月4日,僑居俄國的希臘“友誼社”總負責人依普希蘭狄斯越過俄國國界,率領起義軍在羅馬尼亞的雅西號召希臘人民起義。3月23日,起義波及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各區。4月7日,斯佩采島宣布起義,支援伯羅奔尼撒半島起義。4月22日,普薩拉宣布起義;28日,伊德拉島起義軍民控制科林斯地區。5月7日,阿提卡地區的武裝村民沖進雅典,迫使土軍退守科林斯城。至此,起義軍幾乎席卷整個希臘的大部分陸地和愛琴海許多島嶼。6月,依普希蘭狄斯率起義軍進入希臘時,在德拉戈尚與土軍交戰,被土軍打敗,依普希蘭狄斯逃亡奧地利,不久被捕。7月,戰斗日趨激烈。10月5日,希臘軍民攻占特里波利斯城。起義軍不久幾乎全部解放伯羅奔尼撒半島。1822年1月,起義軍在厄皮道爾召開首屆國民議會,宣布希臘獨立,成立國民政府。

戰爭第二階段(1822年6月―1827年6月),起義軍暫時失挫。土耳其政府不甘心失敗,面對希臘人民的勝利,開始對起義軍血腥鎮壓。開俄斯島軍民10萬人,一次就被土耳其軍隊血洗2.3萬人,4.7萬人被出賣當奴隸。1822年6月,土耳其軍隊對伯羅奔尼撒半島發動大規模反攻。土軍出動近3萬人,未遇抵抗,就到達科林斯衛城。隨后,向南深入伯羅奔尼撒內地,遭農民起義軍的伏擊,傷亡很大,潰不成軍,除少數逃脫外,全部被殲。

在海上,希臘小船敢于與裝有大炮的土艦作戰。一水兵駕駛一艘著火的船沖進土艦停泊場,燒毀1艘軍艦,其余土艦全部逃入達達尼爾海峽。

希臘軍民的勝利嚴重挫傷了土軍的士氣,士兵害怕送命,拒絕參戰,土軍陷入一片混亂。然而,希臘起義軍領導集團內部發生分裂,軍政首腦忙于權力之爭,貽誤了有利戰機。起義軍未能乘土軍混亂之際,擴大戰果,解放中、北部地區,以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1824年4月,希臘召開第二屆國民議會,科羅克特洛尼斯被解除總司令職務。以科為代表的“民主派”不服,拒絕承認政府。希臘出現兩個政府并存的局面。

伯羅奔尼撒的封建勢力乘機聯合“民主派”,反對“親歐派”。

經過兩次激烈的武裝沖突,“民主派”遭失敗,科羅克特洛尼斯本人被捕。希臘內部戰爭結束,起義軍力量蒙受重大損失。

1824年7月,土耳其統治者與其藩臣埃及統治者簽訂協定,共同鎮壓希臘人民起義。

1825年2月,埃及陸海軍9萬大軍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登陸。希臘軍隊雖英勇抵抗,仍未能阻擋埃軍的進攻。希臘政府迫于社會輿論壓力,釋放科羅克特洛尼斯,再次委任其為總司令,但是,戰局已難扭轉,埃軍占領特里波利斯及半島絕大部分地區。1825年5月,土埃軍近4萬人聯合圍攻希臘西部重鎮――米索隆基市。經11個月的圍攻和封鎖,守城軍民頑強戰斗,寧死不屈。1826年4月22日,守城軍民英勇突圍,僅有300多居民生還。

1827年6月,科林斯地區以北的希臘國土落入土耳其軍之手。自由希臘僅保留伯羅奔尼撒一部分國土和愛琴海上的若干島嶼。但是希臘人民的斗爭并沒有結束。

戰爭第三階段(1827―1829年),戰爭國際化。由于希臘獨立戰爭曲折的發展歷程,世界輿論加大,對歐洲大國利益的影響加深,促使俄、英、法等國的關注,尤其是沙俄政府。

下一篇:古羅馬將領西庇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英西海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动漫高h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