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vpfp"><listing id="lvpfp"><meter id="lvpfp"></meter></listing></listing>

<span id="lvpfp"><nobr id="lvpfp"><progress id="lvpfp"></progress></nobr></span>

故事詞典 精品故事閱讀鑒賞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爭

戰爭故事

古今戰役之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

分類: 戰爭 故事詞典 編輯 : 故事大全 發布 : 04-05

閱讀 :593

非洲反法西斯斗爭的光輝篇章

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是埃塞俄比亞(當時稱阿比西尼亞)人民抗擊法西斯意大利侵 略的戰爭,又稱埃塞俄比亞第二次抗意戰爭。

意大利曾在1895―1896年不宣而戰,侵入埃塞俄比亞,但遭到埃塞俄比亞軍民的頑 強抵抗,意大利遭到慘敗,并于1896年被迫簽訂《亞的斯亞貝巴和約》,規定意大利無 條件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廢除《烏查利條約》,賠款1000萬里拉,但意大利始終沒有 放棄吞并埃塞俄比亞的野心。20世紀30年代初期,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為了擺脫 國內嚴重的經濟危機,極力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加緊擴軍備戰,企圖通過武力進行擴 張,掠奪市場和原料產地,進一步同英、法抗衡。意大利為了重新分割東非與北非的殖 民地,獨霸地中海,控制紅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與亞洲殖民地的聯系, 制定了侵占埃塞俄比亞的計劃,并加緊侵埃準備。

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毗鄰意屬索馬里的邊界附近瓦爾瓦爾蓄意制 造邊境事端,并侵占瓦爾瓦爾,導致埃塞俄比亞死傷百余人。埃塞俄比亞向國際聯盟求 援,但沒有得到西方大國的支持。1935年9月,國際聯盟作出偏袒意大利侵略者的裁決, 更助長了意大利的侵略氣焰。

隨后,意大利在意屬厄立特里亞和索馬里邊界地域擴建港口,修筑鐵路、公路、機 場,架設通信線路,加速備戰。意大利統帥部的侵略計劃是:在北、南戰役方向及中部 部分戰役方向上向埃塞俄比亞腹地實施向心進攻,主攻放在北部(厄立特里亞)方向, 企圖在短期內打敗埃塞俄比亞軍隊,占領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按照這個計劃, 意大利軍隊的主力由厄立特里亞第一、二、三軍組成,后又有厄立特里亞第四軍及馬里 奧蒂和庫圖雷將軍的各5000人的兩個縱隊,總數達25萬人,在北戰場展開,由東北非意 軍總司令德博諾將軍指揮(1935年11月由馬多利奧元帥接任);在南戰場(索馬里), 有兩個戰役集群,約11萬人,由格拉喬亞尼將軍指揮;在中央方向有一個戰役集群,約 1.7萬人。埃塞俄比亞軍隊由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的1萬人的禁衛軍和總數達35―45 萬人的各省、各部族地方新編軍隊組成。埃軍雖然武器裝備落后,訓練很差,但士氣高 昂。埃軍統帥部的抗戰計劃是:軍隊先從邊境后撤30公里,扼守險要地段,實施山區機 動防御作戰,為爾后轉入反攻創造條件。埃軍的展開計劃是:在北戰場,部署塞烏姆、 古克薩、穆魯格塔等拉斯(公爵)的軍隊集群,約15―20萬人;在南戰場配置涅西布和 德斯塔二拉斯的軍隊集群,約10―15萬人;在中央方向約有1萬人;禁衛軍和其他一些 新編部隊留作預備隊,近11萬人。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戰,30萬大軍從北、東、南三面侵入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軍民奮起抵抗??箲鸾洑v兩個階段。從戰爭爆發到1936年5月埃首都淪陷為 正規戰爭階段,埃軍主要以陣地防御抗擊敵軍。剛開始,擔任掩護的埃塞俄比亞軍隊開 始撤退,避免與敵優勢兵力決戰。他們設伏和突襲侵略者的后方,戰斗中表現得英勇頑 強。而主力部隊則在海爾塞拉西皇帝領導下與入侵者展開正規戰。12月中旬,伊姆魯 和埃尤厄魯二拉斯的軍隊集群在阿克蘇姆地域對占領者實施了突然襲擊,擊毀意軍許多 坦克。1936年1月,塞烏姆和卡薩二拉斯的軍隊集群在泰姆比恩省打敗了敵人,解放了 亞比亞迪城。在埃塞俄比亞軍隊的抗擊下,意大利軍隊一些集團陷入合圍,損失慘重。

從1936年1月下旬起,意大利軍隊利用空中優勢,大規模使用飛機和毒劑,整隊整隊地 消滅埃塞俄比亞軍隊,使整片整片的和平居民區變成廢墟,戰局急轉直下。同年3月, 塞拉西集結重兵在阿桑吉湖一帶與意大利軍隊決戰,但因內奸出賣,埃塞俄比亞軍隊主 力被擊潰。4月底意軍逼近首都亞的斯亞貝巴。5月3日,海爾塞拉西流亡國外,伊姆 魯拉斯成為臨時政府首腦。5日意大利侵略者占領了亞的斯亞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 將埃塞俄比亞領土并入意大利王國。從此,埃塞俄比亞的抗戰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游 擊戰爭階段。

首都淪陷后,埃塞俄比亞人民成立了各種抵抗組織,人民游擊戰爭成為主要的抗戰 方式。部分埃軍分散到西部和南部各省,同當地人民組成游擊隊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以 伊姆魯拉斯為首的埃塞俄比亞臨時政府負責協調各愛國力量的行動。游擊隊經常襲擊意 軍駐地,炸倉庫、拆電線、破壞交通,一次次粉碎了意軍的“圍剿”。最后,意大利統 帥部把200多架飛機投入戰斗,并繼續大量使用毒劑,于1936年12月底徹底打垮了伊姆 魯拉斯的部隊,并俘虜了伊姆魯。1937年2月打垮了德斯塔拉斯的部隊。意大利占領者 一方面加緊清剿主要抵抗策源地,另一方面加強對埃塞俄比亞人民的恐怖手段,殺害無 辜平民。在戰爭期間和埃塞俄比亞淪陷期間,埃塞俄比亞軍民共死亡76萬余人,但殘酷 的鎮壓并未能使埃廣大人民放棄與外國侵略者進行斗爭。游擊戰一直持續到1941年1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中,英國軍隊于1941年1月對駐在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和索 馬里的意大利軍隊發起了進攻。1月25日,塞拉西率領愛國武裝從蘇丹打回國內,廣大 埃塞俄比亞人民和游擊隊也采取積極行動向意軍發起攻擊。4月2日,游擊隊配合盟軍收 復首都亞的斯亞貝巴,5月5日塞拉西復位。隨后英、埃聯軍追殲殘敵,于同年11月27日 在貢德爾的最后決戰中獲得勝利,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勝利告終。

這次戰爭是埃塞俄比亞反侵略史上的又一光輝篇章,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埃塞俄 比亞人民在持續6年的抗戰中給意大利法西斯以沉重打擊,為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 利作出了貢獻,也鼓舞了其他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在整個戰爭中,埃方付出了慘重 的代價,僅死于化學戰毒劑的就有29萬余人。意軍傷亡14萬人,付出了120億里拉的巨 額軍費。

埃塞俄比亞在戰爭指導上,充分考慮到敵我雙方的力量優劣,實施山區機動防御作 戰,粉碎了意軍的速勝企圖;在意軍占領埃首都和部分領土后,埃方軍隊分散各地,組 織抗戰游擊隊,消耗敵人,在極為困難和艱苦的條件下保存了實力,為最后趕走侵略者 奠定了基礎。

下一篇:非洲大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英國Q 船智斗德潛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动漫高h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