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曝光!監管出手,20家基金被采取措施!
分類: 最新資訊
故事詞典
編輯 : 故事大全
發布 : 04-01
閱讀 :148
中國基金報記者 解冬 伴隨著基金2023年年報集中披露,過去一年基金公司受到監管處罰的情況曝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20家基金公司在2023年接到來自監管的警示函或者責令改正的通知。其中, 內控管理不完善是多數基金公司被集中警示的“重災區”。 此外,部分小基金公司凈資產指標不達標、財務指標不符合監管要求、股東方股權質押未能按期完成整改也受到監管關注。部分基金公司在投研領域也存在債券投資參考外部評級、專戶產品主動管理責任履行不到位等不合規現象。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公募基金行業而言,應樹立合規創造價值的理念,合規經營也是基金公司發展的生命線。此前,證監會主席吳清也指出,下一步監管工作重點是突出“兩強兩嚴”,嚴監嚴管也有利于促進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九泰基金接兩張監管罰單 在2023年受到監管處罰的基金公司中,有公司不只接到一張罰單,九泰基金就是其中一家。 九泰基金披露的基金年報顯示,2023年2月13日,監管層發現九泰基金通過九泰久利參與五家上市公司保底定增,利用基金財產為基金份額持有人以外的人牟取利益,因此, 證監會要求管理人責令改正,并處罰款;時任董事長及有關高級管理人員被處以警告、暫?;饛臉I資格、并處罰款。 證監會披露的處罰書也顯示,時任九泰基金對此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吳強被給予警告并暫?;饛臉I資格36個月,并處30萬元的罰款;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盧偉忠,給予警告,暫?;饛臉I資格24個月,并處20萬元的罰款;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吳祖堯,給予警告,暫?;饛臉I資格12個月,處10萬元的罰款。 九泰基金表示,公司誠懇接受監管處罰并高度重視,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 做好風險化解工作,與股東進行全面業務及風險隔離,公司主動與監管部門溝通,充分保障基金持有人利益,對各項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并將整改落實情況報送監管機構。公司將持續提高規范公司運作水平,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切實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 2023年4月7日,九泰基金又因固有資金持有高流動性資產比例未達標、基金持有流動性資產比例未達標、交易內控管理相關制度未有效執行等原因, 被北京證監局責令整改,相關高級管理人員也被出具警示函。 對此,九泰基金回應稱,公司高度重視,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已將整改落實情況報送監管機構。 部分公司凈資產指標不達標 部分基金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各項指標達不到法規要求等問題,也被監管關注。 例如,2023年9月11日,因公司凈資產指標不符合《關于實施 <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 有關問題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22〕33號)第二條第三十七款的規定。 華宸未來基金被上海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并自決定作出之日起三個月內暫停受理公募基金產品注冊申請的措施。 根據上述規定,“凈資產等指標不符合規定”是指公募基金管理人凈資產低于5000萬元,或者現金、銀行存款、國債等可運用的流動資產低于2000萬元且低于上一會計年度營業支出。 公開資料顯示,華宸未來基金成立于2012年6月20日,注冊資本金為2億元人民幣。 對于上述監管處罰,華宸未來基金在年報中表示,公司積極開展增資工作,增資方案已經股東會審議通過,后續公司將加快落實增資具體事項,使公司凈資產盡快滿足法規要求。 除了華宸未來基金之外, 東?;鹨蚬蓶|深圳鵬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質押未能按期完成整改,于2023年4月14日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東?;鸨硎荆蓶|方已提交整改報告。 2023年報告期內, 先鋒基金的財務指標存在不符合《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的情形, 北京監管局要求公司限期改善財務狀況。 先鋒基金在2023年年報中反饋,報告期內,公司已完成大股東股權拍賣事項, 待取得證監會核準之后,股東將立即對公司進行增資以改善公司財務指標,確保符合規定。 2023年4月21日, 江信基金因財務管理、監管報告等存在問題被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并對相關責任人員采取相應行政監管措施,江信基金已及時整改并報告。 部分公司債券投資參考外部評級 投研領域的不合規現象也是監管層關注的重中之重。 2023年12月29日,因管理的兩只基金在債券投資過程中參考外部評級機構的范圍不符合監管規定, 平安基金被深圳監管局出具警示函。目前平安基金已完成整改。 2023年3月2日,中航基金旗下部分產品主動管理責任履行不到位,部分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到位,被采取暫停新增私募資管產品備案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中航基金稱,公司積極進行整改,截至報告期末,已完成全部整改工作。 還有基金公司因為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與投資顧問業務未能有效分離,被監管層出具警示函。 因違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易米基金及興華基金先后被監管警示。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基金公司因信披等內控管理不完善受到監管關注。目前,絕大部分基金公司均已在2023年完成整改工作。 編輯:小茉 審核:許聞 版權聲明《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合作聯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