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檸檬大小、可以開合的瓷罐,里面竟藏有逼真的春宮雕塑,這就是民間傳說的“壓箱底”——母親給女兒入洞房時才能打開的禮物。
從“三寸金蓮”,到清宮內的春宮花瓶,再到多年前的巨型男根石雕……
這些就是古代的性教育教材,比如說那些春宮圖就有三個功能,一是放在房梁上避免火災的避邪物,二是用來治療性疾病,第三就是新婚夫妻的性教材。”
在女兒出嫁前,父母往往購買一兩卷“嫁妝畫”,放在嫁妝之中,隨女兒帶到夫家去。"壓箱底"一般是實用的器物如盒子、枕頭等,里面是空心的,放著正在進行房事的男女小瓷人。這些器物放在嫁妝箱的就下面,就是“壓箱底”了。到了新婚之夜,小兩口對性往往是很無知的。但女兒的母親在出門之時早有暗示,于是就把“壓箱底”拿出來,“嫁妝畫”鋪在床上,照貓畫虎地做,一般來說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所以,“嫁妝畫”就相當于現在的性教育讀本(只不過內容太過單一,太缺乏系統化了);“壓箱底”就相當于現在的“性愛姿勢大全”。古代母親對女兒的性教育,也頗有些臨時抱佛腳,趕鴨子上架的味道。
再說“壓箱底”,這是個類似小瓷盒的東西,打開水果狀的蓋子,里面是一對男女呈交合狀的塑像。這種東西本來是置于箱底壓邪用的,當女兒快出嫁時,母親把“壓箱底”拿出來給女兒看一看,暗示她以夫妻之道。而有些地方母親則在女兒的嫁妝里搭上一些紙畫,畫面描繪男女交合的場面,俗稱嫁妝畫。
“有些母親在女兒出嫁時,會拔下發簪告訴女兒,這是送你的'金針',如男方因興奮過度產生昏厥時,用發簪插一下男性身體,可起到緩解作用。”
“春宮圖”是古代嫁女兒時必不可少的陪嫁品,因此又叫“嫁妝畫”。在民間還有叫“壓箱底”的說法。日本的春宮圖有不少至今仍延用此叫法的,“春宮圖”是以性愛描繪為對象的美術作品。古人看“春宮圖”,如同現代夫妻之間流行看成人碟片一樣。有些時候也是受禁的。
其實,當時的統治者也是嘴上說一道背后做一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鄭振鐸在《談金瓶梅詞話》一文提到,“淫穢詞曲”和春畫,藏的最多的地方是帝王的后宮,如成冊的《金瓶梅畫》就是宮中之物,上面還蓋著乾隆御覽之印,并不曾銷毀,得以流傳下來。
因為春宮圖在古代的地位,所以現在一說明朝,常常會讓人聯想到春宮畫。明朝時春宮畫發展到了頂峰時期。不僅在內宮、在官僚豪紳之家流行,而且在民間坊肆中也十分流行。明朝的春宮圖因流行廣,需求量大,出版商在印刷上也有了改進,春宮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從唐代到宋代,畫春宮圖的人不少,甚至出過少數畫春宮畫的著名畫家,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唐伯虎。
下一篇:古代皇帝供養三千佳麗一年要花多少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張三豐是不是小龍女的私生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