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故事,坂宗大伯就很健談,滔滔不絕,別人的,自己的,虛幻的,現實的,只要是故事,能引起大家注意,讓大家高興,他都講得繪聲繪色。
“抖白馬”是苗族習俗里,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一種巫術,會“抖白馬”的巫師及醫師,既受大家的歡迎又讓大家恐懼。因為“抖白馬”這個巫術,據說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可以斬妖除魔,又可以讓妖氣附于人體。凡此種種,會“抖白馬”的人總是有兩面性,不大受大家歡迎。人們因為害怕被詛咒,妖氣附身而潛意識里遠遠地躲避巫師,但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又求助于巫師,請他們除走自己身上或是身邊人身上的妖氣,以求健康。
坂宗大伯略懂草藥,一般的小病能看。坂宗大伯是一個樂觀豁達的人,不會“抖白馬”,他也不懂任何的巫術。
酒過三分,坂宗大伯又講起自己的經歷。在云南我的故鄉老家,當地不止苗族,其他族人對迷信也是帶著恐懼與敬佩感,而這兩種心理,更多的是恐懼。人們似乎不敢恨,因為都怕遭來妖氣,人生從此不得安寧。
一次,坂宗大伯到了彝族村莊,在一戶人家那里吃晚飯。天已經黑了,飯吃到一半的時候,那一家人突然和他談起家里小兒子的病情。說是請了本族的巫師來看過了,就是不好,當下體弱,只能躺在床上,一家人已經束手無策,毫無辦法了。坂宗大伯當即要求去看一看,主人于是帶他到床前。伸手一摸,再仔細觀察了一陣,坂宗大伯已經知道病因,而且知道該怎么治療。于是他轉身對主人說,真是巧,是苗族死去的人的妖氣附在了這家人小兒子的身上,幸好碰到了他,他要求“抖白馬”。
關于祭祀與施巫術,當地人是看得很重的,禮一般都比較厚重。主人當即反問,都需要什么樣的東西來施咒。坂宗大伯首先要了各種草藥,主人一一拿出。熬了草藥讓病人吃下后,坂宗大伯開始要求主人殺雞宰羊,拿出好酒,他要開始施咒了。要吃好的喝好的,他要邀請妖人一起吃飯,飯菜差了可不行,他還告訴主人,他要趁附身的烈鬼在與自己吃飯的時候,不防備的情況下除掉它。話已至此,主人哪里敢怠慢,樂呵呵的照做了。
草藥既已讓人家小兒子吃下,坂宗大伯于是在主人的好酒好肉下,胡亂的念了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咒語,順便趕走了“烈鬼”。
第二天早上,主人的小兒子便主動要求喝水吃飯,開始有了食欲,開始恢復。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病人已經能下床與大家一起在餐桌上用餐。主人沒有想到自己請了那么多人都沒有治好,居然被坂宗大伯這樣一次施咒,兒子的病全好了。所以主人堅信確實是苗族人死去的烈鬼附住了兒子的身,使本族的巫師們因為施咒時語言不通而沒有起到效果,在已經沒有了辦法的形勢下,幸好碰到了坂宗大伯。主人是一個相信迷信的人,那一刻他除了感恩還是感恩,主人一家人均以為,坂宗大伯就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一家人的。坂宗大伯于是成了上賓,得到了厚待,講到這里,坂宗大伯哈哈大笑。
坂宗大伯發表了自己對“抖白馬”這個巫術的評論。他認為那全是騙人的把戲,都是借用了草藥的作用及力量。在場的人都當即表示贊同,大家似乎都回想起了什么,似乎迷迷糊糊中還記得,每次會“抖白馬”的巫師在施咒之前,都先給病人喝了草藥。大家突然同仇敵愾,恨巫師的不恥行為,為了得到額外的厚禮而捉弄別人,而且是急需幫助的人。但是遺憾的是,過后這些人的家中,有人生病了還會去請巫師來施咒,趕去附在病人身上的“烈鬼”。他們似乎把坂宗大伯的故事早已忘了。
是的,坂宗大伯騙那一家人是不對的,可是這有他的錯,也有封建社會遺留下了的迷信力量的錯。我也相信坂宗大伯的評論,巫師們治病人,都是用的草藥,所有的什么施咒全是假的。因為苗族人中會“抖白馬”,會施咒的人都懂一些草藥的配方及運用,施咒僅僅是為了要禮。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