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lvpfp"><listing id="lvpfp"><meter id="lvpfp"></meter></listing></listing>

<span id="lvpfp"><nobr id="lvpfp"><progress id="lvpfp"></progress></nobr></span>

故事詞典 精品故事閱讀鑒賞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

歷史故事

國破忠臣在

分類: 歷史 故事詞典 編輯 : 故事大全 發布 : 04-03

閱讀 :458

絕食殉國天下驚

順治二年五月(年),清兵攻陷南京,摧毀弘光南明小朝廷,橫掃江南。七月初九,血洗昆山,四萬平民慘遭屠戮。七月十八,攻占常熟,尸橫遍野,喂肥了所有的野狗。

大明江山支離破碎,每一個角落都人心惶惶。在偏遠的語濂徑,一個世外桃源般的莊園里,王氏老太太也嗅到了空氣中彌漫的血腥味。老太太知道大明沒救了,她決定絕食,趁清兵未到之前,干干凈凈餓死在明朝的土地上。無論家人如何勸導,老太太只是不言不語、不吃不喝,十五天后,老太太彌留之際,拉著兒子的手,說:“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

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目于地下矣。”

老太太的兒子叫顧炎武,明末清初一代大儒。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怎樣的影響,但一定知道他說過的八個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明朝讓老顧家發了財,具體到顧炎武,倒并沒施給他怎樣特殊的恩惠。顧炎武十四歲考取秀才之后,又考了十多年,直考得心灰意冷,也沒能揚眉吐氣更上一層樓。顧炎武因此對科舉制度深惡痛絕,大罵八股文如同“焚書坑儒”一般可怕,害慘了天下讀書人。顧炎武三十歲那年,老顧家捐了一筆錢,給他買了一張國子監的入學通知書。那國子監如同現在的中央黨校,從那里讀完書出來,就能躋身官場,指點江山。很沒趣的是,顧炎武剛參加完開學典禮,大明王朝就崩盤了。

明朝遺老遺少,有人精忠報國,死而后已;有人見風使舵,繼續風光。

見風使舵者多為政府官員,他們嘗到了做官的甜頭,想一輩子做官,就不要臉地賣身求榮。此等人現在叫“漢奸”,那時候叫“貳臣”。大清江山穩固以后,乾隆帝皮笑肉不笑,下旨編了一部《貳臣傳》,收錄著名貳臣人,入選《貳臣傳》者,十八代子孫都抬不起頭來。

憤青顧炎武,匹夫顧炎武,卻成了抗清志士。

在昆山縣令楊永言的推薦下,顧炎武被南明弘光小朝廷任命為兵部司務。顧炎武雄心勃勃奔赴南京上任。

悲催的是,兵部司務顧炎武還沒趕到南京,清兵就攻陷了南京。顧炎武只好就近參加抗清義軍,保家衛國。

無奈大明氣數已盡,愛國志士的熱血,不過是為大明送葬的祭品。清兵很快就打到了顧炎武的老家昆山,殺了顧炎武的兩個弟弟,又砍斷了顧炎武生母的右臂。

絕食殉國的是顧炎武的嗣母(顧炎武自小過繼給堂伯顧同吉為嗣)。

嗣母殉國,生母重傷,兄弟橫死,鑄就了顧炎武的家仇國恨,他注定和滿清人死扛到底。

只是,大勢已去,無論顧炎武們明刀明槍還是暗里折騰,大明王朝還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滿清辮子兵,牽引中國走進了新時代。

見風使舵是小人

當顧炎武上躥下跳,圖謀重振大明河山之時,有人卻在圖謀他的財產。

昆山有個大戶人家叫葉方恒,年紀和顧炎武差不多,也是個讀書人,中過明朝的舉人,后來還中過清朝的進士;葉方恒為人做官,都有好名聲,卻因為田產買賣糾紛,一直和顧炎武過不去,明爭暗斗十多年。

顧家有個老仆人叫陸恩,眼見顧家一天天沒落,肉都不能隨便吃了,就有心投靠葉方恒,在葉方恒面前說顧炎武的長短,說他多年來就沒干過啥正經事兒,一直在暗中籌劃反清復明的事兒,完全是瞎胡鬧。

葉方恒聽得目瞪口呆,說:“這話可胡說不得,顧炎武要是真在干那種事兒,他老顧家可是要滅九族的!”

陸恩賭咒發誓,說:“千真萬確,我要說半句假話,天打雷劈!”

葉方恒說:“口說無憑,你必須有顧炎武謀反的鐵證,才能讓他好看,不然,他反咬你一口,你就麻煩了。”

下一篇:紀曉嵐趣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亂世奇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动漫高h视频